新冠肺炎老人的临床表现不太“典型”,必须提醒大家注意科学防控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诸多免疫功能都会有所降低,如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都存在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不少老人还有着多病共存一身的现象,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这些老人成为新型冠状病毒易感者、甚至出现危重症病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顺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其他症状较为少见。但是很多老年人起病时,可能并不伴有发热症状,可能表现为乏力、胸闷或消化道症状等临床症状。也就是说,老年患者临床表现更不典型,个别患者甚至可能以谵妄、意识障碍等症状为首发或早发症状,让人防不胜防。

  要加强对老人中“特殊人群”的重点保护,如对患有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肺部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加以重视。家属应密切   老年人首先是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各种聚会,打牌、下棋和跳广场舞这类活动应暂停;远离咳嗽和发热的人群;同时,在不受凉的同时尽量保持房间良好的通风。外出一定要戴口罩,特别是乘电梯、坐公交,戴口罩时要把鼻梁夹子按好,保持口罩很好的密闭性。再就是要勤洗手,尤其是外出回来之后,或收了快递之后。

  

家人要多   基于老年人患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特性,只要老人出现疑似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甚至仅仅是乏力和纳差,就要及时佩戴好口罩前往就近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合并多医院就诊前,还应该预先写好既往慢性疾病诊断情况和所有用药(包括保健品),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fydzz/5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