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被推荐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方案:

文件简要介绍见下文。注:新型肺炎诊疗方案详细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nCo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诊断、治疗措施等内容。本文主要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措施两个方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四版)

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随着疾病认识的深入和诊疗经验的积累,我们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版)》进行了修订。一、病原学特点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和MERSr-CoV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nCoV96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E6和Huh-7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天。对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认识多来自对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除了常规的治疗措施外,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可作为新型肺炎治疗手段,通过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八、治疗(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场所。1.疑似及确诊病例应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医院隔离治疗,疑似病例应单人单间隔离治疗,确诊病例可多人收治在同一病室。2.危重型病例应尽早收入ICU治疗。(二)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2.根据病情监测血常规、尿常规、CRP、生化指标(肝酶、心肌酶、肾功能等)、凝血功能,必要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复查胸部影像学。3.根据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括鼻导管、面罩给氧,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4.抗病毒治疗: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万U,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mg/50mg,每粒)每次2粒,每日二次。5.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加强细菌学监测,有继发细菌感染证据时及时应用抗菌药物。(三)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1.治疗原则: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防治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预防继发感染,及时进行器官功能支持。2.呼吸支持:无创机械通气2小时,病情无改善,或患者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气道分泌物增多、剧烈咳嗽,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及时过渡到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采取小潮气量“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必要时采取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3.循环支持: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改善微循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4.其他治疗措施:可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胸部影像学进展情况,酌情短期内(3~5天)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1~2mg/kg·d;可静脉给予血必净mL/日,每日2次治疗;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有条件情况下可考虑恢复期血浆治疗。

以上来源:国家卫健委

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承葛生物菌群移植感谢国家卫健委对肠道微生态调节剂治疗新型肺炎的肯定!万年来,人类一直是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共生体,其平衡状态也是免疫系统稳定的基础。保持健康的肠道菌群生态平衡,将很大程度提升自身免疫力机能,构造人体自身对疾病的预防及康复!肠道菌群移植是重建肠道微生态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承葛生物作为精准化菌群移植的倡导者和精准化菌群移植的先导者创立于年,是专注于人体(肠道)微生态,业务领域横跨医疗诊断、微生态治疗、微生态药物研发和医疗大数据挖掘的大型综合性生物医药类科技公司。作为提供精准化菌群移植治疗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依托全球肠道微生态领域内众多的研究成果及多年临床应用和技术积累成果,建立了精准化菌群移植治疗平台(PrecisionMicrobiotaTransplantionTherapy,PMTT),依托PMTT平台拓展菌群移植适应症和微生态药物的研发,构建以肠道微生态为靶点的疾病预防、诊断、疗法及愈后评估、营养指导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实现以微生态为靶点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作为肠道微生态治疗的领航者,承葛生物团队将同国家一起共克时艰,战胜病魔!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gmxfy/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