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新诊疗技术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09508.html

“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尚无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新冠肺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老年人免疫力及身体机能下降,一旦患“新冠肺炎”,其重症及死亡率都将高于一般人群,因此预防是重中之重。以下从老年人角度叙述预防措施。

落实疫情预防措施

“新冠肺炎”的预防与其他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相同,主要围绕三个环节:①管理传染源;②切断传播途径:③保护易感人群。由于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病,常沿交通钱迅速播散,其传播途径的切断很难,加上新冠病毒传染性极强,这次暴发疫情中多个省市实行了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疫源地武汉实行了“封城”管理,也是迫于此病的传播特点及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一)避免与“新冠病毒”相遇

“新冠肺炎”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鼻涕、眼部分泌物等污染的物品要先消毒后清洗,其生活用品如衣被、毛巾、牙刷、碗筷、桌椅、床柜、门窗等室内物品都要按呼吸道隔离要求进行处置。流行期间,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轻症病人、无症状感染者难以全部及时发现而隔离,可能与常人一样乘公交、逛超市、到影院、去旅游等,因此,易感者做好自我保护,尽可能避免接触污染物品的机会,措施有:

1、流行期间老年人尽量居家不外出,不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如扶手、自动扶梯、开关按钮、水笼头(非感应水笼头)、办公室与公共厕所的门把手、快递柜及输取件码屏幕、公共场所门帘等公用物品及台面。

2、接触公用物品、购物、接收快递、就医、使用现金后,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3、物品拿回家后,去外包装,洗手。

4、去医院、超市等公共场所回家后,脱外衣,外衣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或者洗衣机中高温洗涤消毒。

5、必须要去购物、就医等,尽量缩短停留时间并戴口罩。口罩正确使用方法:

(1)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者KN95/N95及以上级别的口罩。

(2)正确戴口罩(以外科口罩为例):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或褶皱朝下;上下接开褶皱,使口罩覆于口、鼻、下颌;将鼻梁处金属条向内挤压,使口罩上部与务鼻梁紧贴;调整口罩使之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6、外出回家后要洗手:

(1)在流水下冲洗手。

(2)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

7、每天测量体温

8、慢性病老人要注意有规律的服药,不要轻易换药和停药。

9、出现咳嗽、咳痰、咽痛、头痛等症状且无加重,没有流行病学史的老年人(14天内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没有出入有确诊或疑似患者社区或活动场所),可在家按一般感冒治疗,暂不外出就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病情稳定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常规用药,若病情加重危及生命则须立即联系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10、老年人一旦出现慢性病急性加重或突发急病,应当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

11、老年人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不排除有流行病学史的,应当立即执行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医疗机构排查。

12、家庭成员中有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隔离观察,时间为最后一次与感染者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观察期满未发病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在家观察期间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居家隔离工作。老年人尽量不与接触者接触,单独在一个房间,实行保护性的隔离。注意以下措施:

(1)不与密切接触共同就餐。

(2)毛巾、牙刷、脸盆、浴巾、棉被床单等单独使用。

(3)厕所和水笼头用含氯消毒剂或75%的酒精擦拭消毒,为避免污染。

13、所在社区实时观察

(1)及时联系老人所在的社区并建立档案。

(2)所在街道和社区志愿者每天联系一次老人,问一问老人情况并做好记录。

(3)根据老人的老年卡的情况由志愿者为老人在老年超市帮助购物。

(4)根据老人医院采购药品。

(二)提高机体免疫力

从此次疫情报道来看,有轻症病人和无症状阳性者,说明机体的免疫力决定了感染以后的结局,也是预防病毒入侵的基础。目前没有新冠病毒疫苗来提升机体特异性免疫力,主要是提升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措施有:

1.保持心态平和

2.坚持居家运动,疫情期间,公共运动场所关闭,小区实行了封闭管理,可以在家里坚持有规律的适宜运动,如健身操、瑜珈、原地小跑等。但要注意,老年人不宜剧烈运动和运动量过大。

3.合理按排膳食,每天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保证新鲜的蔬菜水果摄入,保证充足的营养。

4.多饮水,若无禁忌,每天饮水在ml左右。

5.保持有规律的作息节律,不熬夜,中午小睡,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老年人心理调适

(一)建立对疾病的客观认识。

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的疫情信息,不轻信来自非官方渠道的舆情信息,或者通过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亲戚和子女了解相关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恐慌心理。有意识地学习一些疾病防治和养身知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gmxfy/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