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2月5日下午,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究团队发布了关于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指引。小编学习并摘录核心内容。指引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对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提出建议。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且多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对本次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感染后病情较重,死亡患者多为老年人和合并基础疾病者。因此,必须提高老年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与防范。   老年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指引

不同年龄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特点

  避免接触传染源   老年人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新型冠状病毒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老年人生活饮食起居往往有陪护协助完成,因此,防范的对象应包括老年人的陪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及病原携带者是主要的传播者,治愈或隔离该部分人群,是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老年人机体应答减弱,多潜在发病,部分临床表现不典型,因此,需要对有疾病接触史的老年人群提高警惕,必要时进行更严格的筛查。新型冠病毒潜伏期可长达14天,对于可疑的对象,密切观察14天有利于排除传播者。   切断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致病力强,传染性高,传播方式包括: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及可能的粪口传播。   空气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日常面对面说话、打喷嚏、咳嗽都可造成飞沫传播。正确的佩戴口罩是减少飞沫传播的有效方式。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正确遮挡,也是减少飞沫传播的可靠途径。老年人排痰能力下降,有时需要辅助排痰,严格遵守辅助排痰操作流程,可保护操作者及操作对象,减少感染的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在空气中短时间存活,可形成通过空气传播的颗粒,长距离散播后传播。保持环境通风,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自我隔离,均为有效减少空气传播的方法,注意避免通风引起室内温度变化过大。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皮肤、结膜等接触传播。减少接触传播,需做到及时洗手,做好手部卫生,同时需要做好室内清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减少室内环境污染,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及污物。对经常接触的物品,用酒精消毒可有效灭活病毒。使用马桶后,注意盖好马桶盖后再冲水,防止气溶胶播散到空气中。   保护易感人群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①合理的饮食习惯: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疾病结局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保持食物种类、来源丰富多样,不偏食,荤素搭配,均衡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对于进食困难的老年人,可遵从营养师的建议,行鼻饲进食,必要时可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所有的老年人,进食过程中都应避免误吸而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   ②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日睡眠,注意保暖。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充分认识自己,适度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提高抵抗力。   ③健康的心理状态: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老年人退休后活动范围减小,活动中心改变,加上感觉、运动、认知等生理变化的影响,心理特征也发生改变,表现为安全感下降、适应能力减退,容易出现失落感、自卑感、空虚感等。在疾病到来时,老年人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焦虑、抑郁等,难以配合治疗。有针对性的提供符合老年人群的医疗、娱乐等服务,定期的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鼓励老年人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积极的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使老年人得到家庭及社会的关怀与认同,减少老年人的焦虑、抑郁等发作,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④积极治疗基础病:老年人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是本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群体。因此,需遵从医生的医嘱,根据基础病的不同,按时、规律、规范服用药物,做好相关疾病的二级预防治疗。   钟南山研究团队在成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范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老年人的防范建议,确保防护工作既要包含老年患者本人,又要涵盖老年患者的陪护人员,做到全面、细致、重视,以期早日实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胜利。(内容来源:南山呼吸,《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范指引》,原作者:马为赵俊冯联联,有删减调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

老年人防控指南

1.确保老人掌握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要求、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2.老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自我隔离,避免与其他人员近距离接触。(2)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送医途中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3)曾与可疑症状者有无有效防护的密切接触者,应立即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4)减少不必要的聚会、聚餐等群体性活动,不安排集中用餐。(5)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病人离开后(如住院、死亡等),应及时对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具体消毒方式由当地疾控机构的专业人员或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操作或指导。没有消毒前,该住所不建议使用。

养老院防控指南

疾病流行期间建议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走访慰问,老人不能离院外出,不再接受新入住老人,必须外出的老人,回到养老院后应密切观察。1.日常预防措施(1)确保工作人员和护养老人掌握相关知识,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注意通风,落实消毒措施。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每日开展晨检和健康登记。(2)工作人员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医院就诊排查,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其他传染性疾病后,方可重新上岗。(3)建立探访人员登记制度,如探访人员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应拒绝其探访。所有外来探访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4)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至少每半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不宜开窗通风的,应配备机械换气通风设备。冬季开窗通风时,应注意避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感冒。(5)倡导老人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确保环境清洁卫生。(6)预备隔离房间,以供未来出现可疑症状的老人隔离治疗使用。有症状的老人应及时予以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老人。2.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养老院中有老人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对该老人单间自我隔离,由医护人员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视病情状况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暂停探访活动。

重点推荐

中国国际养老论坛延期举办

康养产业研究成果

第四届北京康养展

加入中健联盟

中国养老十大品牌

联系中健联盟秘书处

★电话/★电话/★电话/★电话/

★座机(工作时间):-

中健联盟服务内容:

康养政策研究、商业模式、行业标准、规划设计、运营管理、人才培训、课程开发、行业展会、专业论坛、活动研修、加盟咨询、产业研究、国际养老考察等等康养全产业链的专业服务。

发布:《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立项通知

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编写研讨会在京举行

邀请参加《生态康养基地评定标准》编制,成为生态康养试点/示范基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gmxfy/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