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疗费用 http://www.zgbdf.net/m/

年3月上旬,医院肺移植科主任韩威力教授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两例老年新冠病*肺炎双肺移植手术。术中困难重重,术后险象环生,两例特殊肺移植手术的成功,无疑得益于我国制度的优越、相关部门部署的有方、术者团队的得力。

目前国内疫情控制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回归到移植学科,良好的术后感染防治管理仍然是重要课题,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碳青霉类耐药菌严重感染。细菌耐药也是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难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革兰阴性菌耐药形式严峻,治疗手段和可用药物十分有限。基于迫切的临床需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思福妥?)于年5月21日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至今已1年。随着该药物临床应用普及和深入,相关经验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

为此,我们特邀韩威力教授围绕两例老年新冠病*肺炎双肺移植手术情况及肺移植术后耐药菌感染治疗等内容分享成果,总结经验,发表观点。本文整理访谈精要如下,以飨读者。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力救治新冠病*肺炎患者Q:

我们欣闻您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两例老年新冠病*肺炎双肺移植手术。请您简要介绍手术实施背景和初衷

A:

年3月1日和8日,本团队共完成了两例老年新冠病*肺炎双肺移植手术,这也是在几乎穷尽了所有内科治疗方法、患者肺功能已无法逆转的情况下,才选择了这项终末期肺病 的治愈手段——肺移植。医学界对新冠病*尚缺乏足够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为了响应国家关于新冠病*感染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号召,我们在医院*委的统一部署、安排和领导下,开展了这两例新冠病*肺炎双肺移植手术。这得益于近年来国内肺移植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更加得益于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也让外科医生在新冠病*肺炎疫情救治中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作出了贡献。

险象环生,“虎口脱险”——高难度、高风险下MDT共创奇迹Q:

您和团队在这两例新冠病*肺炎肺移植围术期克服了哪些特殊困难和挑战?

A:

行肺移植手术前,这两例患者的潮气量分别仅为50mL和mL,体外膜肺氧合(ECMO)高流量氧疗仍无法维持生命体征。重症监护室(ICU)同道发起了多学科团队(MDT)会诊讨论,经患者家属充分知情同意,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同时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是,疫情特殊时期由于器官移植手术的暂停、肺移植供体资源较充足,我们决定实施手术。

手术操作方面,两例患者中,一例体质量指数(BMI)>30kg/m2,属于肺移植手术相对禁忌证,且为小胸腔,术野暴露极差。由于采用的是横断胸骨的“蚌壳式”切口,肺静脉左房袖吻合极其困难,所幸本团队经验丰富、配合默契,成功克服了技术难点。另一例为高龄、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肺动脉脆性高,术中行血管吻合时发生大出血(出血量达mL),凶险程度可想而知。所幸术中有麻醉科同道的鼎力支持,最终帮助我们成功完成了手术。手术风险方面,术者须全程穿戴全套的防护用品,增加了相互间的交流、配合障碍和难度,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时间,对术者的体力、耐力也都是极大的考验。

意料之中,由于复杂的基础状况、严重的基础疾病(新冠病*肺炎),术后,两例患者都经历和度过了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排异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消化道大出血、术后感染等。所幸,在我院MDT同道的共同全力救治和及时处理下,两例患者目前情况都已稳定,正在持续的康复锻炼中。

排异与感染——移植术后医者的考验,受者的“魔咒”Q:

您认为目前肺移植术后受者发生感染(包括耐药菌感染)的现状与特点如何?

A:

由于肺移植术后患者需常规予排异治疗,则其带来的免疫抑制显著增加了感染风险,排异与感染如同“跷跷板”的两端,此消彼长,且相互间鉴别诊断困难。因此,对两者平衡的把控、准确的诊断尤为重要。近年来,新型、快速耐药菌检测方法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及时地识别耐药菌种,予以准确用药。尤其是对肺移植供体感染原的快速判别,对移植术后受体的及时治疗极为重要。本中心一直对肺移植供体要求很高,供体来源感染极少,这也是去年全年肺移植围术期零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肺移植受体术后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较高,包括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一旦发生,通常感染程度重、进展快,因患者本身就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加之如前所述,排异与感染的鉴别诊断难度大,一旦判断错误、方向错误,往往是致死性的结局。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仍应被时刻放在感染防控的首位。尽管近年来国内在此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为移植受者摆渡,为术后安全护航——新型抗菌药物的上市为肺移植受者唱响福音Q:

您认为随着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深入中国临床实践,为肺移植感染管理切实解决了哪些难题?总体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A: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年5月在国内上市,大大提升了其可及性,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患者带来了福音,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就肺移植患者术后感染治疗而言,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后,起效快,安全性好,显著提升了感染治疗成功率,降低了移植术后死亡率。诚然,临床用药经验方面我们还有待长时间的进一步累积,例如对不同程度感染患者的用药剂量如何把握等。后续我们也希望在感染科、血液科等多学科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更加清楚地了解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特性,将此 药物用得更好,物尽其用,药尽其效,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编辑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清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gmxfy/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