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一个医疗群看同行聊天,对近几日除湖北以外的省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人数的持续下降感到高兴。甚至有的同行感慨:新冠病毒不过尔尔,跟我们以前经常接触的病毒一样,越传越弱,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不可怕!我忍不住插了一句:您怎么知道越传越弱?您是如何判断跟一般病毒一样的?同行:冠状病毒也是病毒啊,它肯定逃不了一般病毒的生存规律。这是常识啊,你没学过?…………我们先回顾一下肺结核和抗结核治疗史吧。提到肺结核,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林黛玉,还有鲁迅及其笔下吃了人血馒头的华小栓。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可能还记得日本的一对神仙眷侣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他俩主演的电影《逝风残梦》,达郎和节子凄美的爱情也是被肺结核所虐杀。其实,“郝思嘉”费雯·丽和蕙质兰心的林徽因,也因肺结核而香消玉殒。对于肺结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其后,中医《黄帝内经》和西医先辈希波格拉底都有记载和描述,年,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结核杆菌也是细菌,就像冠状病毒也是病毒一样,但它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细菌,所以,一般的抗菌素对它没效。直到年,链霉素的问世,才有了特异性的抗菌素。其实,结核杆菌作为一种细菌,临床也尝试过其他抗菌素的治疗,有的抗菌素短期也见效,症状减轻甚至消失,但是停药后迅速复发。比如粟粒性肺结核,使用某些抗菌素后的X光表现可能是肺部清晰,一切正常。而停药后再摄片,可见满肺粟粒状阴影,非常明显。所以,有经验的临床大夫在怀疑这种类型患者时,拍片前都会问一句:最近使用过抗生素吗?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结核杆菌虽然也是细菌,它当然也有细菌的特点。但是,它毕竟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因此,常用的抗菌素对它无效。同理,冠状病毒与病毒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回到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上来。新冠病毒有特点吗?新冠病毒有何特征?新冠肺炎有特点吗?新冠肺炎有哪些特殊表现?哪本书或哪个大咖能说清楚新冠病毒和新冠肺炎?……其实我们一概不知,我们还在慢慢探究。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这一两个月以来发生的事:最早认为,这种病毒不会人传人。结果,人传人,非常迅猛,包括亲临现场的高级专家。最早认为,这种病毒仅仅是飞沫传播。结果,相继在粪便、尿液中发现了病毒。最早认为,这种病好发于老年人。结果,有三岁孩子也感染了。最早认为,这种病如果死人,多是有严重基础病的老人。结果,身强力壮的李文亮们走了,97岁的老人康复出院了。最早认为,病毒检查核酸阳性,即可确诊。现在呢,CT检查成了必选。一般认为,肺炎肯定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但新冠肺炎可以不发热,可以不咳嗽;还可以表现为腹泻。一般认为,肺炎都是先有临床症状,后有影像学表现。大叶性肺炎高热、咳嗽3-4天后,才能见到肺部大片状致密影。而新冠肺炎,可以毫无症状,只是因为有接触史,摄片就可以表现出“白肺”!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不想看见你容颜……一般认为,肺炎治愈即可出院。而新冠肺炎出院仅10个小时,居然复发再入院。最早认为,双黄连口服液有效。结果,双黄连断货了,病人数却猛增了。权威部门说,磷酸氯喹有效,但受到广泛质疑。临床结果呢,没见到下文。直到现在,我们也还没有特效药!至于病毒源头,各种演义,各种戏说,各种创作,各种版本。……现实是:我们对新冠病毒还是了解不多。我们对新冠肺炎的发病机制还在摸索。我们对新冠肺炎的治疗还在抱着石头过河。我们对新冠肺炎预后的判断还茫然不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一个月出了六版,第七版正在启动中。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每天按时进行。……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概率和统计学上,必须是现有的、有足够认识的,才能总结出规律。所以,我们过去对病毒规律的认识,肯定不包括特殊的新冠病毒!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认识,犹如盲人摸象。还不知道要经历多久,才能对其有足够认识。新冠病毒的表演还没结束,三板斧了,还有没有绝活,还要静观其表演。这就跟打仗一样,您自认为对某个对手特长战术很了解,无非就那几招,制定了相应对策。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结果,人家不停出新招,即使您应付得了一招两招,您能应付得了人家所有招数?这种处处被动的仗,即使处于僵持状态,能算打赢了吗?您怎么知道对手招数已经使尽?我也为新增确诊人数持续减少感到欣慰,对病愈出院者逐渐增多感到高兴,并对战胜疫魔信心百倍。但现在就开始放松,刀枪入库,牧马南山,我觉得显得过于轻率。弹冠相庆还远不是时候。君不见——医院江学庆主任今天去世了。前两天黄女士悄然由汉入京了。伊朗副总统确诊了。韩国确诊人数今天达到例,一天新增例了。美国口罩有地方已涨至美元了。所以,我还是奉劝大家——别放松警惕,尽量宅在家中,医院。必须外出者,做好防护,切不可掉以轻心。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年3月1日于七步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xrxfy/4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