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及临床防治注意
早期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25/6353345.html 年12月至今,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并且随着春节假期和春运的到来迅速蔓延至整个湖北省、全国乃至海外其他国家,给年的春节带来了恐慌不安,也几乎影响了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全国多个省市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和各种防控、诊治和救援机制,当前对疾病的防控正处于关键节点,随着诊治患者的增多,我们对于疾病的传播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也有了很大改变。广大市民对于这种新发传染性肺炎临床特征的必要了解将有助于积极配合医疗防控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尽早赢得这场突如其来战争的胜利。 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是什么? 答 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都可以传播病毒,甚至可能包括在潜伏期的患者。 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答 从现在观察到的确诊患者的被传染方式来看,这种新型病毒主要依靠以下途径传播: ①呼吸道飞沫传播,即患者咳嗽,打喷嚏甚至说话时喷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被人直接吸入导致感染; ②接触传播:手接触到带有病毒的物品,然后从口腔、鼻腔、眼结膜等感染人体。 ③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在较高浓度气溶胶下,可能通过气溶胶感染。 另外,虽然在确诊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了活的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否会形成粪口传播尚无定论。 问 什么样的人容易被感染? 答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感染后症状开始一般比较轻,有时候未引起家长的注意。 问 被病毒感染后会有什么样的症状? 答 病毒感染人体后会有一个潜伏期,这时候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潜伏期一般1~14天,多为3~7天。 潜伏期过后会出现一些感冒样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如果在1周左右出现呼吸困难可能是重症患者。有些患者会迅速进展,出现休克等,属于危重患者,但危重患者也可以没有发热或仅有低热。部分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并没有肺炎的表现,这种患者多在1周后恢复。 其实目前来看虽然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但大多数患者感染后经过有效治疗能很快痊愈,那些原来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和老年人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容易成为重症甚至危重患者。 问 医院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答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量大,发热后盲目就医会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感染风险。那什么样的发热医院就医呢?根据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在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或者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情况下,有以上3种情况之一并且出现病毒性肺炎症状如发热、咳嗽、全身乏力甚至呼吸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当前部分地区已经不仅是疫区外来人员输入传染,越来越多的内部人员扩散传染也开始形成,第3种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问 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 答 在感觉自己不舒服需要医院就医时要主动戴上口罩,就近到定点发热医疗机构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就诊时务必如实告知医生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旅行史和居住场所,包括接触的人群等信息。 问 什么叫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答 疑似病例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符合以下条件可判定为疑似病例。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需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病例需有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呈阳性,或经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问 现在有药物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吗? 答 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切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包括各种中成药在内的药物,最好的预防方法是减少外出活动,避免进入人群密集的场所,外出佩戴符合标准的医用外科口罩,保持手卫生,勤洗手和消毒。 问 什么叫密切接触者? 答 密切接触者指与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且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与病例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与病例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直接治疗及护理病例、到病例所在的密闭环境中探视患者或停留,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员; 3.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过患者的人员;该患者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患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问 什么叫可疑暴露者? 答 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问 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该如何管理? 答 目前按照有关规定对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1.采取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观察期限为自最后1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或可疑暴露后14天。 2.居家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原则上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出行,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3.医学观察期间,由指定的管理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 4.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则立即向当地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与排查工作。 5.医学观察期满时,如未出现上述症状,解除医学观察。 6.对可疑暴露者开展健康告知工作。对可疑暴露者,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职业或动物接触情况等。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专科分会 执笔:于德敏 张欣欣 医院临床病毒研究室 审核:谢幼华 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病毒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xrxfy/7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篇医院百种处方
- 下一篇文章: 新冠肺炎临床特点大部分患者在病程14天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