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抗击疫情的一线传来好消息,医院使用ECMO设备成功救治1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男性,53岁),属湖北省首例。

53岁重症患者成功救治

ECMO即移动心肺仪,又称人工肺,是体外肺膜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的简称,是把血液从人体引流出来后,在体外进行氧合后再回输到体内,起到替代正常肺功能的机器。

ECMO通过替代正常肺的功能,可以让我们的肺充分休息,有时间去恢复。等我们的肺恢复好后,能够重新为我们的肌体所使用的时候,ECMO就可以撤下来了。

▲资料图片(医学论坛网)

据长江日报报道,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透露,湖北黄冈53岁男性患者胡先生,1月1日从菜场回到家,不久便出现了寒战发热的症状,体温达到39℃。医院,胡先生治疗几日不见好转,1月5日转入医院。

医生根据胡先生的病情表现和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一判断很快得到证实。

由于胡先生的肺部严重受损,医生在救治过程中启用了ECMO设备。此后,胡先生的肺部感染逐步得到控制,缺氧症状明显改善。

一周后,患者撤除“人工肺”。1月17日,患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发热病房。胡先生的管床医生、感染科副主任高世成介绍,目前患者肺部病灶明显缩小,如果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即可解除隔离。

长江日报报道,这是湖北省第一个使用ECMO救治成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

夏剑说,ECMO近几年在急症重症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还是首次使用。目前,医院治疗中,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中的“重症中的危重症患者”。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医院医生在治疗中(湖北日报)

来源

长安街知事(ID:capitalnews)

曾抗击非典的女医生写下“请战书”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本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张旃副教授从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她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爆发出来之前已经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

很少为人所知的是,张旃也参加过年抗击非典。当年她就职医院医院,当年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从中,张旃学到的经验是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对普通人来说,更是要避免恐慌、加强防护、科学就医。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医院党委写下了一封请战书。

“在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将无人可以幸免!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检工作。好处在于不再需要不停的院内会诊,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当年过于恐慌,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感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临床医生今日的临床经验远胜往昔。”

“如果领导们同意,请告之胡教授,同时停掉我的专家门诊。另外,请加强留观室的防护,固定下级医生。”

张旃医生

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特别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我是从别人朋友圈里看到她的请战书的。我坚决支持她的决定,但我更希望她能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和同事。我等着你们凯旋归来!”李明昌教授说。

对于以张旃医生、钟南山院士等为代表的广大医护人员,我们致以崇高的的敬意,并祝愿他们平安归来!

武汉卫健委、医院辟谣

22日,网上流传“武汉市卫健委副主任擅自离守去上海和女儿过年,结果发现被感染后,和警察医生玩起了躲猫猫”的消息。

中午,

武汉健康官微对此进行了辟谣:

网传关于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庆香同志相关信息严重不实。刘庆香副主任今年55岁,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一直坚守在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一线;她没有女儿,只有一子在汉工作;她和爱人都不是医生,爱人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已于去年在汉去世。网上消息为不实谣言,请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

据环球时报报道,一位刘庆香的同事说,刘主任本人虽然对网络谣言感到有些苦恼,但她对于眼前的工作还是全心投入。她甚至还开玩笑说,别扯什么有四套房,要是我有个女儿那就好了。

同样在中午,医院也发布了辟谣声明:尊敬的网友们大家好。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zjxfy/10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