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柯会星ldquo新冠肺炎
专题报道 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控 编者按 春末夏初是美好的季节,对于大多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来说,尤其是个舒服的季节,因为这时候,他们会有不少症状得到缓解,到了三伏天,还能接受冬病夏治呢。但是,这个季节的气温常常也会导致局部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对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也会造成身心健康的负担。那么,针对该类疾病,我们又该怎样预防和治疗呢?那就请听听权威专家们用中西医科学防治的有关意见吧。“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慢性气道疾病防控与管理柯会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nCoV)所致的病毒性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目前,“新冠肺炎”席卷全球,波及来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超万,病亡者超过20万,堪称近代最严重的全球性传染病。就国内而言,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广大人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造成了严重冲击,也严重威胁着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主要是指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身体健康。而据“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老年人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是重症、危重症的高危人群;尤其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回溯了截至2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所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且存在基础疾病的例患者中,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者例,占2.4%。其粗病死率为6.3%,高于高血压患者的6.0%、癌症患者的5.6%,远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的0.9%)。因此,疫情期间,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做好疫情防范以及病情管理至关重要,哮喘和慢阻肺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自我防控与管理有很多共性的方面,但也有许多不同。柯会星接受媒体专访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慢性气道患者的防控 根据对“新冠肺炎”的防控特点,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方面,结合慢性气道疾病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1.避免接触传染源(1)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接触,尤其是14天内有境外、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京外旅行史或居住史或有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谢绝所有访客以及聚众活动。(2)老年患者生活饮食起居往往有家属或陪护协助完成,因此,老年患者的家属、陪护或者保姆,也需要严格进行相应的“新冠病毒”的防范。(3)家中如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建议及时佩戴口罩并与发热等患者相对隔离,让发热患者及时就诊明确诊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党员上党课2.切断传播途径“新冠病毒”致病力强,传染性高,主要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有效切除传播途径,是防范新冠肺炎的重要措施。建议:(1)外出时正确地佩戴口罩,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在公共场所、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时,均需正确佩戴口罩以隔离飞沫传染;另外,要选择适合自己及病情的口罩,如一些哮喘及慢阻肺的病人,佩戴N95口罩会让呼吸困难加重,选择普通一次性外科防护口罩即可,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要选择儿童防护口罩。(2)勤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从公共场所返回后,咳嗽或打喷嚏后、脱口罩后,陪护人员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中后、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接触脏物后要及时清洗双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六步洗手法充分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通风时注意做好患者保暖,避免受凉感冒。(4)居家消毒:居家环境消毒可选用含氯消毒剂消毒,但这类消毒剂均有明显的气道刺激作用,可诱发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气道痉挛,加重呼吸困难和喘息,尤其哮喘患者应特别注意予以防护。(5)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带领下级医生到病房查房3.保护易感人群根据慢性气道疾病患者的特点,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于慢阻肺患者需要从生活方式上做好长期的自我管理,主要的措施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对哮喘患者由于很多变应原和触发因素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要了解哪些变应原或触发因素是引发自身哮喘的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诱发因素,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遵从医嘱,规范用药。由于吸入疗法的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肺部,具有起效快、疗效佳、安全性好的优势,具有全身用药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国内外的“指南”均一致推荐吸入疗法作为慢阻肺和哮喘患者的一线基础治疗方法。那么,规范使用吸入药物即是慢阻肺和哮喘患者的核心治疗手段。在当前疫情下,对于既往已在使用吸入药物的慢阻肺和哮喘患者,需要更加注重遵从医嘱,每日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减药、停药,以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和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积极治疗自身合并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根据基础病的不同,按时、规律、规范服用药物,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2)加强自我监测评估自身病情。慢阻肺和哮喘作为慢性气道疾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规范治疗。而除了药物治疗,规范化的自我管理对于慢阻肺和哮喘的控制与防止急性加重或急性发作也非常关键。其中,对病情的自我监测和评估便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会评估自己的病情,监测自己的一般情况,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3)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对于慢阻肺患者,需要从生活方式上做好长期的自我管理,主要的措施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如严格戒烟,切不可因居家无聊再次使用烟草,减少职业和环境污染暴露,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吸入,接种流感和肺炎链球疫苗等;对于哮喘患者,由于很多变应原和触发因素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要了解哪些变应原或触发因素是引发自身哮喘的诱发因素,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这些诱发因素,这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如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接触各种变应原以及致敏的药物、食物等;(4)保持良好心态,增强安全防护。在当前疫情下,慢阻肺和哮喘这些慢性气道疾病患者不必过于恐慌,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其防护知识,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做好科学安全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如要出门一定戴好口罩、手套,勤洗手、多喝水,但合并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适量饮水,保持出入量平衡;注意均衡饮食,均衡摄入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少食多餐,建议进食容易消化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坚决杜绝接触进食野生动物,拒绝进食过期甚至腐烂变质的食品,拒绝进食一些过敏的食物等;保证每日充足睡眠,注意保暖;条件允许,可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度运动;当前,主动增强安全防护是避免病毒感染的最好方式,不要轻信谣言随意用药;(5)哮喘与慢阻肺患者如有新冠流行病学接触史应及时隔离观察。如:①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天内曾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阳性)有接触史。③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④聚集性发病(两周内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两例及以上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应及时上报,居家单间隔离14天,密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zjxfy/11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线日志中医药护理重症患者显身手,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