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治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

17例死亡病例病情介绍

一、曾XX,男,61岁,既往有肝硬化、粘液瘤等病史。年12月20日左右开始发热,咳嗽、无力;27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28日转入ICU,30日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31医院ICU;转入时休克昏迷状态。1月1日ECMO支持、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支持治疗。1月9日20时47分患者心率突然为0,ECMO血流速快速降至0.2升/分。立即抢救,至23时13分,心率仍为0,宣布临床死亡。 

二、熊XX,男,69岁,因发热、咳嗽4天,加重伴呼吸困难2天就诊医院,年1月3日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肌酶谱持续异常。1月4医院。入院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重症肺炎、昏迷待查、胸腔积液、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胸部CT示:双肺大片磨玻璃样影。心电图示:ST段改变。入院后予重症监护、呼吸机辅助呼吸、俯卧位通气治疗,予CRRT、抗感染、护肝等对症及支持治疗,病情无好转,脓毒性休克、微循环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及内环境紊乱进行性加重。1月15日00:15患者心率下降为0,持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多巴胺等静脉泵入抗休克治疗,患者始终未能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至0时45分床边心电图示全心停搏,宣告临床死亡。

三、王XX,男,89岁,既往有高血压、脑梗塞、脑软化病史。因尿失禁于年1月5医院泌尿外科,1月8日因嗜睡、神志不清转入急诊科就诊。检查提示肺部感染(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衰竭。1月8日体检发现患者77mmHg,有缺氧表现。肺部CT呈双肺斑片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进行性增高,淋巴细胞计数低。1月9日转入发热门诊观察病房抢救治疗,给予对症支持治疗。1月13日予呼吸机辅助正压通气。1月14日出现昏睡,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血氧饱和度波动在50%-85%之间。1月15日收入感染科病房。1月18日10时30分转院前Bp/78mmHg,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下SPO%。转运途中,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持续抢救2小时,治疗无效于年1月18日13时37分宣告临床死亡。

四、患者陈X,男,89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于年1月13日发病,就诊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喘气,自感呼吸困难,无发热。1月18日因严重呼医院急诊科救治。患者高龄,病原学检查肺炎衣原体阳性,无甲乙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肺部CT:病毒性肺炎典型改变。于年1月19日23时39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五、李XX,男,66岁,既往有慢阻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年升主动脉人工主动脉置换术,年腹主动脉支架置入术,胆囊切除术,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因间断咳嗽、头痛、乏力伴发热6天于年1月16医院。1月16日胸部CT显示双侧肺炎、左上肺纤维化灶、左上肺小结节影。1月17日出现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1型呼吸衰竭,给予面罩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化痰等对症处理。1月20日10时10分?患者于突然出现指脉氧降低至40%,已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再次告知家属患者重度呼吸衰竭,再次询问是否行气管插管,拒绝行气管插管。1月20日10时35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六、王XX、男、75岁、因发热伴咳嗽、咳痰5天、呕吐2天于年1月11日17时19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和髋关节置换术史。入院体温38.2℃,伴乏力、纳差、咳嗽、鼻塞、头昏、头痛,无明显畏寒、寒颤、肌肉关节酸痛。胸部CT提示双肺间质感染。   入院后告病危,予以吸氧、抗感染、抗病毒,化痰,酌情退热,予以补液等对症治疗。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1月15日转入ICU,行机械通气。1月20日11时25分宣告死亡。

七、殷XX,女,48岁,既往有糖尿病,脑梗死。年12月10日无诱因出现发热(38℃)、周身酸痛、乏力,逐渐出现咳嗽,少痰,医院抗感染治疗2周未见好转。12月27日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医院予无创通气、常规抗感染治疗,病情仍有加重。12月31医院,给予鼻导管高流量吸氧等对症治疗措施,低氧状态仍未见明显好转,病情仍有恶化趋势。年1月14日胸部CT可见双肺弥漫机化性改变,部分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其中以双下肺尤为明显。1月20日11时50分行气管插管,并予镇痛、镇静治疗,指端氧饱和度及血压持续下降,继而心率下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八、刘XX,男,82岁,因全身畏寒酸痛5天于年1月14日15时41医院。给予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抗病毒及支持对症治疗。1月19日出现吐词不清、左侧肢体乏力,考虑脑卒中,病情进展加重,出现呼吸衰竭持续加重。1月21日00时30分患者突发心率进行性下降,心音闻不及,大动脉搏动消失,立即抢救,家属仍拒绝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抢救,心率始终无恢复,1时18分宣告临床死亡。

九、罗XX,男,66岁,年12月22日无诱因咳嗽,以干咳为主,无发热;12月31日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医院就诊;年1月2医院,影像学双肺病变弥漫,呈“白肺样”改变。入院后给予经鼻高流量给氧等对症治疗,顽固性低氧血症难以纠正。1月12日10时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镇静状态,体温36.7℃,呼吸窘迫,继续积极抗菌治疗。当日患者氧合改善不明显,呼吸机吸入氧浓度已下调至50%左右,动脉血氧分压80mmHg。患者病程长,免疫功能极差,存在脓毒性休克风险,1月21日9时50分抢救无效死亡。

十、张XX,男,81岁,年1月18日因发热3医院。入院胸部CT显示双肺感染性病变,考虑病毒性肺炎,患者肾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持续恶化,于年1月22日上午逐渐出现意识不清,呼吸心率血压持续下降不能维持,患者家属签字拒绝胸外按压、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患者于1月22日10时56分呼吸心跳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十一、张XX,女,82岁,既往有帕金森病史5年,口服美多芭。年1月3日发病,因“发热咳嗽胸闷乏力”于1月6日就诊于医院,诊断“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1月20日医院,病情进行性加重,于1月22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治疗,呼吸衰竭无改善,于年1月22日18时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十二、周XX,男,65岁,年1月11日因气促伴乏力3天,加重3医院。入院时患者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急性病面容,诊断为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1月21日19时出现心率、血压下降,双瞳对光反射消失,即刻行气管插管、人工胸外按压、强心等治疗,至19时54分未再恢复自主心律,宣告临床死亡。

十三、胡XX,女,80岁,年1月11日发病。因发热、咳嗽9天,喘息、呼吸困难于年1月18医院,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于年1月20日医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有糖尿病史20余年,有帕金森病史。入院后告病危,重症监护,行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病情无好转,持续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机械呼吸机辅助呼吸,年1月22日16时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十四、雷XX,男,53岁。1月初医院治疗,治疗数日后无效,发热、咳嗽、胸闷加重。年1月13日到医院急诊科就诊,CT显示双肺感染,呼吸衰竭;1月18日告病危,行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年1月20日医院隔离治疗。入院经抗感染抗休克,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呼吸衰竭继续加重,1月21日4时余经抢救无效,宣告临床死亡。

十五、王XX,男,86岁,年1月9日因乏力1医院。无发热,有糖尿病高血压及结肠癌手术后4年。入院后肺部CT见双肺多发磨玻璃影,缺氧明显,进食困难、呼吸加快、昏睡等。家属拒绝插管,仅经鼻吸氧,于年1月21日17时50分心跳呼吸停止,宣告临床死亡。

十六、袁XX,女,70岁。年1月13日因持医院。入院时神志模糊,急性病容,心音减弱,双肺呼吸音粗,影像学结果见肺部感染较重。考虑重症肺炎,且存在严重的呼吸衰竭。即予以积极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但呼吸衰竭难以纠正。患者于年1月21日因呼吸衰竭宣告死亡。

十七、詹XX,男,84岁。患者因发热、咳嗽、喘气3天于年1月9日17时4医院治疗。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支架术、高血压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病史。患者因病情加重,持续高热不退,于1月18日转入ICU,予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月22日10时16分患者呼吸停止,心率逐渐减慢,10时52分宣告临床死亡。

如果光看这几个死亡病例的话,都是非常高龄的患者,并且本身就有各种危险疾病。

这种情况下难保是死于新型肺炎还是死于突然的加重治疗,或者是两者结合。所以先别恐慌,还需要等更多样本吧。第一例死亡病例也使用了ECMO支持,所以现在网上盛传的EMCO能治新型肺炎的说法可能并没有那么万能。另外,也有人提到的无发热症状,17例死亡病例中,有3例,分别是第4例陈X,第九例罗XX,第十五例王XX,起初入院或者检查时并无发热现象。当然,任何病症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仅以此就说明新型肺炎就无发热症状,且上三例患者都年纪较大,免疫力下降,应激反应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或者病症还未发展到。十七例死亡病例中,除了以上三例外,有13例都伴有发热症状,且第16例袁XX有持续高热症状,另外第3例王XX并无提及入院前的发热情况(因尿失禁就诊于泌尿外科,之后出现嗜睡,神志不清转入急诊),但是在做CT检查和血常规后转入了转入发热门诊观察病房抢救治疗。

而除了发热,患者有诸如畏寒,呼吸困难,乏力,咳嗽(包括干咳),等类似感冒发烧症状。

十七例死亡病例,最早的于年12月10日入院,最晚的于年1月18日入院。

死亡发生最早于年1月9日,最晚于1月22日。

入院至死亡最长经过41天,最短仅1天,平均天数13天。

其中第二例死亡病例,即为最近报道的华南海鲜市场海鲜店老板熊XX,去世于1月15日(1月15日心率降为零,0时45分宣告临床死亡)。

而入院一天即告死亡的陈X(89岁),13日发病,1月18日因严重呼医院急诊科救治,1月19日23时39分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不确医院医院前是否有其他住院经历。

最长41天的殷XX是以年12月10日开始出现症状算起至1月20去世,毕竟确实公布的信息仍然是有限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十七例死亡病例中,前十一例以死亡时间依次顺序排列,为1月9日至1月22日。而第十二例至十七例却仿佛突然增加,为21日至22日间随机排列。

看这些病例,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病毒到底是以什么规律和方式传播的?

海鲜店老板自不必说,但这些高龄老人,光89岁的就不止一位,还有尿失禁,活动范围和接触的人应该是非常有限且可查的,且48岁的殷XX最早于年12月10日就无诱因地出现发热等症状,还要早于海鲜店老板,医院症状没有缓解后才先后转入医院医院,到底是如何感染上的?

并且十七例病例中,只有第四例陈X有提及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其他病例未作相关确定,还是省略未提及?

不管怎么说,死亡病例的样本都较为偏向化,非常高龄,80岁以上8名(其中两名89岁),70岁以上2名,60岁以上5名,53岁一名,48岁一名

且都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等高危疾病,最年轻的48岁患者也有糖尿病,脑梗死病史,甚至还有多名有手术史。

所以单就目前的死亡病例,还不能说新型肺炎得了就死定了,还是别太恐慌搞出焦虑症啥的就麻烦了。另外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按照公布的信息,已经有不少人治愈出院的。

当然预防措施还是要做到位的,尽量少出门,出门戴口罩。

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方案(试行第三版)》指出,新型肺炎的临床表现上,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一周后恢复。

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医院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感染源,因为到了冬季,各种发热咳嗽的病症本来就很多,在医院这类场合,交叉感染的情况会非常严重,所以抱着“以防万一”的心态,没有医院跑未必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特别是疫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卫健委的治疗方案中提到,新型肺炎的约半数患者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严重的话会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从结果来看,十七个死亡病例也几乎都出现了呼吸方面的问题。

所以,出了类似感冒的症状可以扛一抗,要是呼吸方面觉得不适那真的要注意一下了。

最后写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

十七位死亡病例性别比例差距悬殊,13男4女,而一篇报道又称采访了去世患者的老伴。

男子回忆因新型肺炎离世老伴:开始像感冒后来站不稳张先生的老伴因肺炎去世,他称可能是和老伴打太极拳有关。张先生本人69岁,老伴1月10日入院治疗,21日家属得知其去世消息(张先生称因为照顾老伴他肺里也有了炎症),综合这几点,似乎十七例死亡病例的女性中并无符合相关特征者。

后来我找到个视频报道,视频中称“武汉一名63岁女性去世,医院诊断为新型肺炎”,这就很有意思了,这名死者并不在十七名死亡病例中。

当然,这也不能说是又瞒报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情况每天都在变,信息的公布存在滞后性,而且未必就一定是新型肺炎,也许是家属单方面地认为。

只能说,媒体信息,未必就是全貌。

还是那句话,做好自我防护,但也别太恐慌,今天的消息已经显示除武汉外,多地的确诊患者都已有治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zjxfy/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