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诊疗知识应知应会二
14.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包括哪些? (1)发病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15.新冠病毒肺炎疑似和确诊标准是什么? 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上文所述)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疑似病例: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1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1)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3)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4)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及以上升高。 16.新冠肺炎的临床分型有哪些? 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 17.发现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应如何处置? (1)应立即进行单人单间隔离治疗;(2)报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3)仍考虑疑似病例的,报防保科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4)采集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5)在确保转运安全前提下尽快将疑医院;(6)疑似病例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方可排除。 18.疫情期间,预检分诊工作重点包括哪些? (1)测量体温;(2)查询病人健康码,确认患者健康信息;(3)对体温37.3℃以上的患者使用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并登记相关信息,带领患者由指定路线到发热门诊就诊。 19.发热门诊就诊有哪些流程? 首先需经预检分诊,有可疑症状或有流行病学史患者由导诊专人陪送至发热门诊就诊;门诊医生确认流行病学史后给予检查、完善新冠核酸检测、治疗等诊疗;若是可疑病例,应收住隔离病区医学隔离观察。 20.疫情期间,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完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血常规及胸部CT,排除新冠肺炎后方可安排手术;麻醉师术前探视病人时,需查看是否完成检查,如未完成需告知医务科,并不得安排手术。 21.疫情期间,门急诊患者的处理流程有哪些? (1)患者在预检分诊处测体温后,到专科导诊台仍需复测体温;(2)住院患者必须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触史问询表》住院患者行核酸检测;(3)慢性病患者视患者病情可将其处方量延长至3个月,并通过电话等多种形式随访,远程指导。 22.疫情期间,急诊手术的处理流程有哪些?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如疑似新冠肺炎,需报告医务科再决定下一步处理;(2)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行血常规和胸部CT检查,采核酸,结果未出时在防护情况下到负压手术间或过渡手术间手术;(3)特急手术的患者需先入负压手术间手术,术后收治过渡病房尽早安排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23.疫情常态医院关口? (1)所有人员监测体温;(2)所有人员正确佩戴口罩;(3)所有患者须经预检分诊;(4)查看健康码,无健康码的患者询问流病史,做好登记;(5)有可疑症状或流行病史患者应专人陪送至发热门诊就诊。 24.疫情常态化下如何把好门/急诊关口? (1)一人一诊室,候诊者保持距离;(2)住院患者填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接触史问询表》;(3)普通患者急诊患者需核酸检测阴性方可入院;(4)住院科室不看门诊病人;(5)血透患者均需完善血透室流行病调资料。所有患者均需完善核酸检测至少1次,如有新冠症状还需完善血常规、胸部CT。平时患者每日自测体温2次以上,并填报体温记录交由医生。 25.疫情常态化下如何把好入院关口? (1)新入院病人应排除新冠肺炎后办理入院。一般患者核酸阴性后方可入院;(2)每科预留过渡病房,急危重新入院患者暂时收入过渡病房,按疑似病人管理,排除新冠肺炎后转入普通病房。 长按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jzxfy/8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洛阳确诊首例输入性新型肺炎病例我们应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