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医参与治疗新冠肺炎8名患者集体出
太激动了!3日傍晚,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条让所有中医人扬眉吐气的消息!2月3日,医院南楼一病区8名确诊患者同时出院,他们都是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的! 更令人兴奋的是,其中6例都是重症! 其实早在1月24日,北京就有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痊愈出院。面对病毒人心惶惶,中医的这一次大捷给所有人,更是给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2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发出通知,要求各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要成立中医药治疗专家组,对每位患者进行辨证施治;年2月3日24时前,确保所有患者服用中药!在与病毒赛跑的紧要关头,以辩证治疗为核心的中医介入治疗,起到了绝对关键的作用。 提问者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中医为什么能发挥作用?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对于疾病的认知也是如此,中西医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去认知、治疗疾病。提问者人为什么会生病? 从中医角度来看,可以简单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原因。 内部原因,可以简单来说就是身体内部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工作能力下降了,中医得想办法恢复他们的工作能力。 外部原因,除了各种外伤外,还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和能量在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这其中有包含着我们大家熟知的细菌病毒等。我们古人很早就发现让我们生病的外界因素有很多,层出不穷,就如现在新病毒和细菌也在不断被发现,一代又一代古代医家根据临床经验,发现其中的规律,把这些肉眼看不见的致病物质和能量,归纳总结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中医眼中的六大敌人六气,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事风格,当它们处于正常状态时,不会危害我们身体,甚至有益,当它们不安分时,就变成伤害我们身体的“六大敌人”。根据它们进入身体破坏我们身体呈现出来的行事风格(表现出来的病症),来给它们命名,分别是“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六大敌人,中医根据这些敌人的特性,并结合每个人的体质,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所以中医特别强调一人一方,个性化治疗。由此,我们大概能清楚为什么面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中西医能够并肩作战,共同来战胜这位新敌人。 顺着体质爱自己那么从中医角度来看,除了正确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房间通风、宅在家等必要措施外,我们在家还能做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新冠肺炎属“寒湿(瘟)疫”,应慎用苦寒药,注重调理脾胃健康报独家专访仝小林院士中关键内容分享如下:知道了病机,就知道怎么预防仝小林院士的采访中明确指出病机是寒湿为主,治疗预防时要注意祛湿散寒和固护脾胃。尤其是气虚、阳虚、痰湿体质的人。生活中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尤其是山药补益脾、肺、肾之气,还可以多吃芡实温补脾肾,此外还可以多吃:薏苡仁、小米、扁豆、板栗、大枣、糯米、黄豆、莲藕、生姜等。还有仝小林院士推荐的代茶饮: 苏叶6克,藿香叶6克,陈皮9克,煨草果6克,生姜3片(寒湿重者,生姜用5~10片)。煎汤代茶饮。以及藿香正气软胶囊(水),剂量减半。 除了注意祛湿,散寒,还不能忘了清热,这个肺炎也有湿热症型的。有些人体质是阴虚、气郁体质,身体容易上火的,要注意清热,防止郁热内生,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鱼腥草和牛蒡根,少吃坚果和辛辣食物。 预防最关键的是养护身体正气正气不足往往是邪气凝聚的重要原因,在任何疾病的治疗中,都应该注重正气的存亡;在外感病的调理过程中,不能只想到祛邪,一定要注重扶正的作用,扶正和祛邪协调使用,祛邪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只有正气充足的人,才有能力抵抗过外邪。 中医所倡导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已历数千年的历史考验,希望身处武汉的朋友们,以及有可能接触过传染源的朋友们,大家不必恐慌,除了正常的必要的防护外,更重要的是要呵护好正气,这就需要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这一点尤其重要! 穿好衣服,防寒保暖,是极其重要的防护。从内而言,就是饮食有节,尽量不吃生冷的东西,油腻的东西,尤其不宜过饱!饮水方面,我看到有不少多饮水的建议,个人认为单次的饮量并不宜多,按照《伤寒论》的原则,应该“少少与饮之”,就是每次只喝一点点,这样既保持了口腔咽喉的湿润,又防患了过饮伤胃。此外,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这更是上等的防护。 中医药就像一张底牌, 就像定海神针一样, 守护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繁衍。 除了感谢先辈遗留的珍贵医学法宝, 也希望国家和社会能多给予中医一些信任! 我国历史上不止一次面临大型疫情的肆虐, 新冠疫情是对中华民族的又一次考验, 我们中华儿女、中国智慧从不认输, 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一定能再次战胜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xrxfy/71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好汤荒唐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