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内容转自《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今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发表新冠肺炎研究,对截至00年月11日中国内地报告的超过7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今天这篇文章里,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与读者分享这项研究的重点内容。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more”,即可访问研究原文。截图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1.病例概况截至00年月11日,中国内地共报告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例(61.8%),疑似病例例(.4%),临床诊断病例例(14.6%),无症状感染者例(1.%)。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30~79岁(86.6%),湖北省病例占74.7%,轻/中症病例为主(80.9%)。85.8%具有武汉暴露史。从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情况来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8%、5.3%、4.%和.4%。.死亡数、粗病死率在例确诊病例中,共有例死亡,粗病死率为.3%。在≥80岁年龄组的粗病死率最高为14.8%。男性的粗病死率为.8%,女性为1.7%。湖北省的粗病死率(.9%)则高出其他省份(0.4%)7.3倍。未报告合并症患者的粗病死率约为0.9%,有合并症患者的病死率则明显更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0.5%,糖尿病为7.3%,慢性呼吸道疾病为6.3%,高血压病为6.0%,癌症为5.6%。重症病例占13.8%,危重病例占4.7%。危重病例的粗病死率为49%。3.年龄分布和性别比患者集中在30~79岁,该年龄组占确诊病例总数比例,武汉市为89.8%,湖北省为88.6%,全国为86.6%。60岁以上的老年组病例数占比,武汉为44.1%,湖北为35.1%,全国为31.%。确诊病例男女比例武汉为0.99:1,湖北为1.04:1,全国为1.06:1。4.时空分布通过对报告病例的发病日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还原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不同时段全国地理分布变化情况。截至月11日,全国31个省份共报告例确诊病例(湖北占74.7%)。其中,

0.%的病例发病日期在年1月31日之前,病例均在湖北;

1.7%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10日之前,分布在0个省份的个县区,湖北占88.5%;

13.8%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0日之前,分布在30个省份的67个县区,湖北占77.6%;

73.1%的病例发病日期在1月31日之前,分布在31个省份的个县区,湖北占74.7%。

按照全部患者的发病时间,1月4-8日为第一个流行峰,在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的异常高值,然后逐渐下降。按确诊病例的发病日期和报告日期,发病人数在1月初开始迅速上升,在1月4-8日达到第一个流行峰,后缓慢下降,但在月1日出现单日发病日异常高值,后逐渐下降;报告病例数在1月10日后快速上升,在月5日达到流行峰,然后缓慢下降。5.湖北以外病例及医务人员病例湖北省以外病例发病高峰期为1月4-7日。大多数病例(68.6%)报告发病前14天内在武汉居住或去过武汉,或曾与武汉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的高峰期可能出现在1月8日。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4家医疗机构中,共有3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名确诊病例),其中5人死亡,粗病死率为0.3%。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名医务人员确诊病例具有病情严重程度信息,这些确诊医务人员集中在武汉(64%)和湖北其他地区(3.3%)。医务人员确诊重症比例在武汉为17.7%,湖北10.4%,全国湖北以外为7.0%,整体来看大多数病例为轻症患者(85.4%)。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结论和讨论

1.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大多数患者为轻症表现,总体粗病死率低。在死亡病例中,大多数为60岁及以上患者,且患有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新冠肺炎的发病流行曲线分析显示,总体呈现暴发流行模式,年1月发病的病例,可能为小范围暴露传播模式;00年1月,可能是扩散传播模式。论文指出,这种暴发流行的时间趋势与先前调查结论一致,即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可能有野生动物交易,使得新型冠状病毒从一种仍然未知的野生动物传染到人类,继而实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3.论文提到,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但迄今为止,医务人员感染以及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仍有待深入调查。4.总体流行曲线的下降趋势表明,限制人员流动、减少接触、多渠道高频率地传播关键的预防信息(例如,洗手、戴口罩和求医信息),以及动员多部门快速反应,有助于遏制疫情。随着人们返回工作岗位,仍需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反弹。5.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仍待回答,包括动物宿主的识别、传染期的确定、传播途径的识别、有效治疗和预防方法的开发,包括简便的检测试剂开发、药物和疫苗的研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more”,即可访问研究原文。

共克时艰!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系列报道:

新冠病毒疫情的优先研究方向

WHO全球研究大会共识

JAMA:新冠病毒感染的婴儿患者有哪些特征?

NEJM通讯:中国台湾和泰国新冠肺炎人际传播病例

《柳叶刀》:9名新冠肺炎孕妇的临床特征回顾分析

《柳叶刀》评论:治疗新冠感染肺炎患者,皮质类固醇需谨慎使用

新冠肺炎无症状传播?NEJM病例发现论文事实有误

对新冠肺炎病例的早期认识:NEJM和Lancet9篇研究盘点

重磅!美国首例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康复全记录

《柳叶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详细解读

《柳叶刀》:基因序列分析探讨可能的病毒源头

控制疫情,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时间

专访清华药学院院长丁胜教授

新型冠状病毒疗法,何大一教授怎么看?

专访

面对突发疫情,如何最短时间带来新药?

专访参考资料:[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00,41():-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xrxfy/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