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年2月25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例,累计死亡病例例。现有确诊病例例,其中重症病例例。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新冠肺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其中,轻型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没有肺炎表现。然而,这部分患者也是病毒的传染源,且因为症状不典型,在疫情爆发过程中更容易被忽视。近日,首都医科医院王雯教授接受本报采访,针对新冠感染的轻症患者的治疗原则、治疗策略以及如何做好综合性感染防控发表看法。

王雯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呼吸学组成员,中华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等多份专业杂志编委。从事呼吸专业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30年,荣获年度北京优秀中青年医师,曾于年9月-年9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肺损伤研究所做高访学者,在慢性气道疾病特别是在支气管哮喘与慢阻肺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在哮喘规范治疗管理与患者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医院“哮喘之家”活动并于年获北京卫生局优秀科普教育品牌项目。

Q1:医院通常用于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请您对“医院”的使用特点,以及用于此次新冠肺炎的必要性和所发挥的作用做一下介绍。

王雯教授:

医院,通俗地讲是由活动的“房子”建成,具有良好的机动性,为模块化组合,适合特殊情况下快速部署展开,对环境要求少、适应性强、救治功能范围广。一般以医疗方舱、技术保障方舱、病房单元、生活保障单元等为主要组成,方舱内不仅具备流动水洗手设施、药品及无菌物品存储,包括器械消毒灭菌、持续的电源供应等条件,还可开展手术,进行检验、彩超、X射线、CT等检查,也即可以依托成套的装备保障来完成患者救治等任务。

在当前疫情爆发情况中,医院极具有必要性。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比较严重,波及范围广,感染人群多,且医院床位紧张,已超过收容极限,许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这也是武汉重症率、病死率偏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同时,患者不能得到及时隔离救治,也为我们的疫情控制带来更多不确定的因素,造成较大的威胁。所以,在当前需要隔离确诊患者,特别是患者属于传染源的情况下,医院仍是控制疫情最有效的方法。

医院作为武汉疫情最严峻时期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关键时期的关键举措。这种大规模临时性的医疗场所,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大容量、低成本的简易医疗床位。建设医院是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关键一环。同时从打赢疫情防控战役的全局考量,建设医院,除了能够很好控制疫情进一步扩散,在支援患者救治方面同样有着重要意义。可防止轻症拖成重症,医院床位压力,又能有效隔离传染源。

目前,武汉13家医院可提供救治床位张,已使用张。前期存在的患者收治难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72支援汉的医疗队伍入驻医院,极大提高了医院的救治能力。下一步,武汉计划再建19家医院。同时,进一步加强医院的医疗设备配置,不断提高医院的救治病人的能力。

Q2:对于无症状或轻症患者,其特点是什么?最近关于新冠肺炎有一些新的治疗方案进展,比如有新闻报道提到病毒抗体疫苗,您如何看待这些新的治疗方案?

王雯教授:

无症状感染者的特点是自身并没有发热、干咳和乏力等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状,但患者的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的,因此极可能成为“移动”的传染源。

为什么新冠病毒感染者会出现核酸阳性但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呢?这主要是与无症状感染者的机体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有关,其免疫系统不能有效识别出病毒感染,所以没有产生细胞因子风暴,也就不存在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

关于新冠肺炎的治疗,目前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zjxfy/1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