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一时间,新冠病毒“防不胜防”的论断,让部分公众焦虑不安。

我会不会也被传染上?

医务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应该来说,他们随时随刻都在面临病毒感染的巨大风险。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科,这两个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学科之一,却创造了迄今医护“零感染”的奇迹。

医院感染科主任龚作炯教授介绍,年12月31日,科室收治第1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年1月7日至1月27日,科室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共75人,从最初的1间病房到9间病房全部收满。总共收治75例新冠肺炎患者,但感染科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

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余追教授介绍,科室位医护人员,从年12月31日收治第1例疑似病人至今,医护一直处于高强度高风险状态,迄今为止也无一例感染。

这也是医院在此次疫情中反复强调:医护人员和公众,要有自我防护意识、做好自身防护。

每日与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打交道的医院感染科护士长谌利琴,以亲身经历和经验提示医护人员和公众,只要注意以下3点,做好个人防护

相信你会安全的

说到传染病

我们不得不说它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才能形成流行;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就不会发生。

传染源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潜伏期都具有一定传染性。当前防疫形势下,医务人员和公众要有“把身边每一个人都视为传染源”的心理预期,严格做好自身防护。

谌利琴介绍,他们科室收治病人后,要求所有病人必须戴口罩,并教会其咳嗽礼仪,并定时更换口罩。

谌利琴在感染科病房督促病患掌握戴口罩知识

谌利琴介绍,她和同事们在权威部门公布“新冠病毒人传人”之前,已意识到了这一疾病的传染性,纷纷强烈要求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取消聚餐和相互拜年。她也表示,1月23号武汉封城决策是必须的,虽然让很多人回不了家,但确实阻断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大规模扩散;全力控制传染源,是不得不采取的策略。

钟南山院士日前表示,全国防控措施启动后抓住两个要害,一是早发现,二是早隔离,这是现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这两条做到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爆发或者重新大爆发。现在启动一级响应,目的就是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家里、外出都戴口罩,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近期武汉天气晴好,极少部分在家“憋坏了”的市民出门晒太阳。专家提醒:在自家阳台上晒太阳即可,但请不要外出聚集、形成新的传播链条。目前的防疫警报并没有解除,市民对传染病不能心存侥幸。

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如何阻断?

首先看医院医护人员怎么做好个人防护、阻断传播途径的。

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做好个人防护

在感染科病房,谌利琴要求病室里的病人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一方面利于身体恢复,同时也避免扬起灰尘。在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要求动作轻柔。护士更换床单可边卷边拆,或者不要拆下床单被套直接叠铺。如果空气中没有飞沫和粉尘,病毒只能落在物表,然后切实加强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就能让病毒无处藏身,直至灭亡。

日常护理中严格工作流程。两个护士为一组,一人穿防护服、戴护目镜进病房(污染区),只负责病房做治疗和护理(也就是密切接触);另一人穿一次性隔离衣负责配药、准备并递送物品,书写护理记录并录入电脑,确保护士站及治疗室相对清洁,四小时一轮换。这样既减少浪费有限的防护用品,护士也不至于因长时间戴N95口罩和护目镜闷得头晕脑胀,不敢吃喝,抵抗力下降。

李兰娟院士提醒:对于公众来说,切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做到“戴口罩”“勤洗手”这两点,最为关键。

普通家庭该怎么消毒?

普通家庭中,只要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触者,是不用刻意消毒的。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就可以了。但呆在家里时间长,要记得经常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居家隔离时,该如何消毒?

家里有轻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或者密切接触者,在自行居家隔离时,该如何消毒?

1.酒精

推荐酒精浓度为75%以上的酒精。用于手部卫生时含酒精浓度60%以上的免洗洗手液,也起到部分的防护作用。2.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但要求有足够的有效氯浓度。拖地或者消毒物品表面时,需保证有效氯浓度至少在mg/L以上。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包括:84消毒液、漂白粉等。3.高温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保持30分钟以上,可灭活冠状病毒。所以餐具等用高温蒸煮的办法,可以很好地起到消毒作用。

易感人群

谌利琴介绍,跟以往的病毒感染类似,这次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广泛,但多数为轻症或中度症状;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

她提醒,怀孕医护人员应居家休息。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如果自己或家人有感冒症状的,抓紧明确诊断做好隔离,同时一定要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除了科学戴口罩,尽量穿光面衣物,不穿毛织品,减少病毒附着。回家后立即洗个热水澡,早点睡觉等等,恢复体力。

谌利琴最后提醒公众,过度的焦虑恐惧无济于事,反而适得其反,降低自己的免疫力。只要从源头防控,科学防治,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肺炎临床防护经验分享(高清)

资料审核:医院感染科江应安教授

部分资料来源:长江日报、健康界

实用链接:

门诊暂停,如何看病?别慌!上“武大云医”免费咨询!

我在发热门诊值守6天、看了个发热病人后,得出这个结论……

专家支招

如何区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

策划:王卫星

制作:邹亚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eiyane.com/fydzz/11084.html